• 第二十八篇:辨胸痹病脉证并治

      师曰:夫脉当取太过不及,阳微阴弦,即胸痹而痛;所以然者,责其极虚也,今阳虚,知在上焦,胸痹而痛者,以其脉弦故也。   平人无寒热,胸痹,短气不足以息者,实也。   胸痹,喘、息、咳、唾,胸 ...

  • 第二十九篇: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

      师曰:妇人得平脉,阴脉小弱,其人呕,不能食,无寒热,此为妊娠,桂枝汤主之;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;设有医治逆者,却一月;加吐下者,则绝之。   桂枝汤方   桂枝三两(去皮) 芍药三两 甘草二 ...

  • 伤寒杂病论序(桂林左德序)

      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:“吾家伤寒一书,相传共有一十三稿,每成一稿,传抄殆遍城邑,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,余者或为族人所秘,或付劫灰,不外是矣;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,与吾所脏者较,其间阙如固多,编 ...

  • 第二十五篇: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

      问曰:血痹之病,从何得之?师曰:夫尊荣之人,骨弱,肌肤盛,重因疲劳,汗出,卧不时动摇,加被微风,遂得之。但以脉寸口微涩,关上小紧,宜针引阳气,令脉和,紧去则愈。   血痹,阴阳俱微,或寸口关上 ...

  • 第二十六篇: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

      师曰:咳嗽发于肺,不专属于肺病也。五脏,六腑,感受客邪,皆能致咳。所以然者,邪气上逆,必干于肺,肺为气动,发声为咳,欲知其源,必察脉息,为子条记,传与后贤。   肺咳,脉短而涩。假令浮而涩,知 ...

  • 第二十七篇: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

      病人胸满、唇痿、舌青、口燥,但欲嗽水,不欲咽,无寒热,脉微大来迟,腹不满,其言我满,此为有瘀血。   病人如有热状,烦满,口干燥而渴,其脉反无热,此为阴伏,是瘀血也,当下之,宜下瘀血汤。 ...

  • 第二十二篇: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

      太阳病,发热,无汗,而恶寒者,若脉沉迟,名刚痉。   太阳病,发热,汗出,不恶寒者,若脉浮数,名柔痉。   太阳病,发热,脉沉而细者,名日痉,为难治。   太阳病,发汗太多,因致痉。 ...

  • 第二十三篇: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

      百合病者,百脉一宗,悉致其病也,意欲食,复不能食,常默默,欲卧不能卧,欲行不能行,饮食或有美时,或有不欲闻食臭时,如寒无寒,如热无热,口苦,小便赤,诸药不能治,得药则剧吐利,如有神灵者,身形如和, ...

  • 第二十四篇:辨疟病脉证并治

      师曰:疟病其脉弦数者,热多寒少;其脉弦迟者,寒多热少。脉弦而小紧者,可下之;弦迟者,可温之,弦紧者,可汗之,针之,灸之;浮大者,可吐之;弦数者,风发也,当于少阳中求之。   问曰:疟病以月一发 ...

  • 第二十一篇: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

      问曰:病有霍乱者何?答曰:呕吐而利,此名霍乱。   师曰:霍乱属太阴,霍乱必吐利,吐利不必尽霍乱。霍乱者,由寒热杂合混乱于中也。热气上逆故吐,寒气下注故利,其有饮食不节,壅滞于中上者,竟上则吐 ...

  • 第十八篇:辨太阴病脉证并治

      太阴之为病,腹满而吐,食不下,自利益甚,时腹自痛,若下之必胸下结鞕。   太阴中风,四肢烦疼,阳微阴涩而长者,为欲愈。   太阴病,脉浮者,可发汗,宜桂枝汤。   桂枝汤方   桂枝 ...

  • 第十九篇:辨少阴病脉证并治

      少阴之为病,脉微细,但欲寐也。   少阴病,欲吐不吐,心烦,但欲寐,五六日,自利而渴者,属少阴也,虚,故饮水自救;若小便色白者,少阴病形悉具;小便白者,以下焦虚寒,不能制水,故令色白也。 ...

  • 第二十篇:辨厥阴病脉证并治

      厥阴之为病,消渴,气上撞心,心中疼热,饥而不欲食,食则吐蚘,下之,利不止。      厥阴中风,脉微浮,为欲愈;不浮,为未愈。      蹶阴欲解时,从丑至卯上。      厥阴病,渴欲饮水者,少 ...

  • 第十四篇: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

      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,无汗,恶风者,葛根汤主之。   葛根汤方  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(去节) 桂枝二两(去皮)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(炙) 生姜三两(切) 大枣十二枚(劈)   右七味,以 ...

  • 第十五篇: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

      问曰:病有脏结,有结胸,其状何如?师曰:寸脉浮,关脉小细沉紧者,名曰脏结也。按之痛,寸脉浮,关脉沉,名曰结胸也。      何谓脏结?师曰:脏结者,五脏各具,寒热攸分,宜求血分,虽有气结,皆血为之 ...

  • 第十六篇:辨阳明病脉证并治

      问曰:病有太阳阳明,有正阳阳明,有少阳阳明,何谓也?答曰:太阳阳明者,脾约是也,正阳阳明者,胃家实是也;少阳阳明者,发汗,利小便已,胃中燥烦实,大便难是也。   阳明之为病,胃家实是也。 ...

  • 第十七篇:辨少阳病脉证并治

      少阳之为病,口苦,咽干,目眩是也。   少阳中风,两耳无所闻,目赤,胸中满而烦者,不可吐、下,吐、下则悸而惊。   伤寒,脉弦细,头痛,发热者,属少阳,不可发汗,汗则(言严)语,烦躁,此属 ...

  • 第十篇:伤燥病脉证并治

      伤燥,肺先受之,出则大肠受之,移传五脏,病各异形,分别诊治,消息脉经。   燥病,口渴,咽干,喘,咳,胸满痛甚则唾血,脉浮短而急,此燥邪干肺也,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;若移于大肠,则大便难,口 ...

  • 第十一篇:伤风病脉证并治

      风为百病之长,中于面,则下阳明,甚则入脾;中于项,则下太阳,甚则入肾;中于侧,则下少阳,甚则入肝;病变不一,慎毋失焉。   风病,头痛,多汗,恶风,腋下痛,不可转侧,脉浮弦而数,此风邪干肝也, ...

  • 第十二篇 寒病脉证并治

      桂枝加葛根汤方   桂枝三两(去皮)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(炙) 生姜三两(切) 大枣十二枚(劈) 葛根四两   右六味,先以水七升,煮葛根去上沫,纳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,不须 ...